当前位置: 首页» 金色园地

能进人民大会堂的国画,都有什么讲究?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0-31

      发布时间:2017-10-26 10:14:51文章来源:艺绽网络编辑:张力

【导语】人民大会堂不仅是国内高层政治活动中心,而且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宴请各国贵宾的重要场所,因此人民大会堂内部的画作,都有着深刻而美好的寓意。

    10月25日上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亮相,中外记者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个激动人心的瞬间!

  与精神抖擞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一同接受镁光灯“洗礼”的,还有他们身后那幅气势磅礴的国画——

  

  雄奇的山河风光,青松巍然林立,登高望远可见勃勃生机。这幅侯德昌所作的《幽燕金秋图》大致描绘由北戴河老龙头到居庸关一带的秋景,笔墨酣畅淋漓;山石奇绝跌宕。画作长16米、宽3米,是迄今为止人民大会堂内最大的一幅国画作品。它也是央视出镜率最高的一幅山水画作品,十几年来,几乎每晚都会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

  由于人民大会堂不仅是国内高层政治活动中心,而且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宴请各国贵宾的重要场所,因此人民大会堂内部的画作,都有着深刻而美好的寓意——

  侯德昌《松涛深处听泉声》

  

  侯德昌多次接到为国家重要场所绘制书画作品的任务。人民大会堂除《幽燕金秋图》外,还有他另外5幅作品:《松涛深处听泉声》和挂在常委厅的山水画《松瀑图》、东大厅的巨幅隶书《到韶山》、澳门厅的书法和山水画《黄山卧龙松》。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大会堂大楼梯尽头是迎宾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迎接贵宾的地方。这里,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为题的巨幅国画迎梯而立。画作高7米、宽10米,由中国著名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于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共同创作,也是毛泽东唯一题字的画。

张介宇、张国宏:《胡杨礼赞》

  

  2015年6月20日,国画作品《胡杨礼赞》正式亮相金色大厅中央位置。该作品由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张介宇和陕西省中国画院专职画家张国宏父子合作完成。金色大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政要和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重要场所,被称为人民大会堂“第一厅”。“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悬挂于此,不仅昭示着国人顽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意在向国内外传递一种与“中国梦”和“一带一路”相关联的寓意。

  黄廷海:《江山永固水长流》

  

  2012年,黄廷海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山水画《江山永固水长流》。黄廷海是从南京走向全国的山水画大家,他独创的新江南山水画和学养深厚的理论著作,使他成为新金陵画派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之一,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位杰出画家之一。

  刘晖:《迎客松》

  

  画家刘晖是黄山人,他为了寻觅那些常人难见的奇松,足迹遍及黄山的角角落落,还曾一不小心从悬崖跌落下去过。人民大会堂正门悬挂的巨幅国画《迎客松》,正是刘晖的代表作。

  

  人民大会堂贵宾接待厅内,也有一棵“迎客松”,却是一幅铁画,由著名铁画大师储炎庆在1959-1960年用200公斤熟铁完成,先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内陈列,后由周恩来总理决定移往人民大会堂贵宾接待厅,让它作为中国人民友好、好客的象征,广迎五洲宾客,广结四海朋友。

陈可之《三峡晨曲》

  

  1997年,人民大会堂开辟重庆厅,以画三峡题材出名的陈可之被选中为重庆厅作画。其创作颇有些记录现实、怀古抚今的味道。陈可之用了一个多月创作《三峡晨曲》,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创作成这一幅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油画。

  崔如琢:《荷风盛世》

  

  “荷”,象征“和”,有“和谐”之意。荷叶的风,谐音“逢”,意味“和谐逢盛世”。2012年初,在盛大的仪式后,李苦禅门下崔如琢的作品《荷风盛世》,被正式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上。此画由八张画拼接而成,画心长18米、宽2.8米,装裱完成之后,长20米,宽度达3米多,画面总面积比其背面墙壁上的《江山如此多娇》要大三分之一。

  邱汉桥:《金秋无际》

  

  2006年,邱汉桥创作的以香山红叶为题材的巨幅山水画《金秋无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成为首幅人民大会堂收藏的描绘北京风光的画作。

    其实,人民大会堂中画作可谓名家名作荟萃,短短一篇文章无法涵盖。在这千余幅画作中,既有齐白石的《子孙万代》大度拙朴,也有吴作人的《牦牛》笔墨老辣,关山月的《松》奇险刚劲。此外,还有一些农民和工人画家的画作,例如河南66岁的退休工人刘国辰创作的国画作品《果实累累》,江苏农民画家名维松的国画作品《报春图》等。

  

  ▲《报春图》

  

  ▲《中华颂》

  

  ▲《南粤春晓》

  

  ▲《鹤翔昌瑞》

  

  ▲《大河上下浩浩长春》

  

  ▲《黄山狮子林》

摘自:京报网 品味 赏·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