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养生

漫话第一补药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4-02

   文/王玉英

   冬主“闭藏”,适合进补,人体必须的气、血、精、津液,从补哪个入手呢?古人云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说到进补,补气是首选。讲到补气,不得不说黄芪。

黄芪熏蒸为柳太后疗中风

   古代名医许胤宗,用药灵活变通,不拘一法。公元六世纪,南朝陈国柳太后中风,不能说话,也吃不下饭。许胤宗以黄芪为主,加少量防风煮药汤十余壶,热的药汤置于太后床下熏蒸,使太后处于药气烟雾缭绕中。当晚太后即能说话,之后又经调理康复。许胤宗因此被任命为义兴太守。当时柳太后已经60多岁,已算老年,气血虚衰,又感受风寒,所得中风类似于气虚血瘀型的脑梗塞。许氏重用黄芪补气,气行则血行,气足则能推动血液运行,再辅以防风发散风寒。通过熏蒸,药气入皮肤腠理而奏效,促进气血运行,使柳太后转危为安。黄芪的补气作用,可见一斑。

一、黄芪补气用途广泛,功能强大

1. 补中益气

   用于气虚证,最常见的有乏力,困倦,说话声音低、稍活动则气喘吁吁等。黄芪不仅补脾胃之气,还可以补肺气、补肾气等,可以说,只要有气虚,就可以用黄芪。比如,一位70多岁的老年患者,素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服用西药优甲乐,量大则失眠,量少仍乏力,上一层楼都觉得困难。刚入冬时服用以黄芪为主的中药调理,不仅体力明显增加,而且增强了免疫力,一整个冬天基本不感冒。

2 .升阳举陷

   用于脏器下垂症,比如胃下垂、脱肛、肾下垂等。中医叫气虚下陷症,即由于气虚而升提力量不够,导致肌肉松弛,脏器下垂。女性气虚还可导致气不摄血,月经量过多、崩漏下血、子宫脱垂等。此时首选黄芪升举阳气。著名方剂补中益气汤,以黄芪为主药,非常适用此类病症。

3 益卫固表

   用于体虚易感冒,自汗。中医叫卫气虚,即抵御风寒等外部邪气的能力不足则易感冒,不能正常收摄汗液则自汗。著名方剂玉屏风散,以黄芪为主药,专治此类病症。玉屏风,即帮助皮肤树起一道屏风,加强防御功能之意。比如,有位39岁的过敏性鼻炎女性患者,鼻塞不通而无法入睡,晚上要坐一夜,非常痛苦,甚至想到自杀,同时有怕冷、自汗、遇风打喷嚏、大便稀等,属典型的卫气不足,用玉屏散加减治疗后,效果理想,能够一年不发作。

4 利水消肿

   用于气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导致的浮肿,小便不利。比如,一位肝硬化腹水患者,已经到中晚期,身体虚弱,严重营养不良,此时给予千金鲤鱼汤治疗,以鲤鱼合黄芪、生姜炖汤服用,本病虽不能彻底治愈,但治疗一个月后水肿消退,病情缓解。

5 㧌毒生肌

   用于气血不足,伤口或疮疡不能正常愈合。有些癌症术后患者,伤口愈合慢,跟正常人不同的是脓水清稀,即属此类情况。此时以黄芪补气,气足则能托毒排脓外出,促使新的肌肉愈合。

二、黄芪 PK 人参

   既然说黄芪是补药之长,那么我们熟知的人参,又是什么地位呢?

   二者各有所长。人参的特点是更为峻猛,可以大补元气,回阳复脉,更适用于气虚欲脱所致的危重症侯的急救,例如大失血、休克、心力衰竭等。黄芪的补气的作用较人参温和,在以上五种功效方面用途广泛,使用频率极高。

三、哪此情况不宜用黄芪补?

   黄芪味甘性温,凡是有火的,不论是实火还是虚火,以及湿热等,都不宜用黄芪。比如:胃火牙痛、咽喉肿痛、心烦失眠、阴虚津亏、肠燥便秘、湿热痢疾等。